蓝十字李振并主任在超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术的全记录

2017-03-27 来源: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好神奇,每一根血管都看得清清楚楚,四海八荒,DSA真是神奇的存在!!!”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颈内动脉、椎动脉,今天终于见到活的了[捂脸]!!!”

  ......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DSA介入手术观察室内,每逢有DSA手术,年轻的医生一有时间总喜欢扎在观察室里面,观摩李振并主任做全脑血管造影术,眼神泛光,既有挡不住的满心崇拜,也有对高精尖技术的求知若渴。

  

  

  李振并主任在神经内科领域耕耘三十多年了,曾在多家三甲医院进修,在脑出血、脑梗塞及其后遗症等脑血管疾病治疗方面具有深厚造诣。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李振并主任的全脑血管造影术是怎么完成的吧。

  首先,我们认识一下DSA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是运用数字减影技术下进行的全脑血管摄片,因此又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上一般采用局部麻醉,右侧股动脉穿刺、置管,再将一根造影管通过腹主动脉、主动脉弓,选择性进入左右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后,分别造影,发现病灶后还应行三维血管造影。造影图像较以往所用的常规脑血管造影所显示的图像,更清晰和直观,一些精细的血管结构亦能显示出来,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血管性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李主任披上“战袍”上战场

  碘伏消毒、盖无菌罩、铺无菌单、穿手术服......一系列手术准备工作看似简单,每一个细节都要求精细化。由于介入手术室是在X线引导下进行造影检查和治疗的特殊场所,身体易受到超剂量X线辐射,整个手术过程,医生和护士都需要穿上30多斤重的铅衣。

  

  

  

  紧张细致的准备过后,手术开始了

  在铅玻璃橱窗另一侧的介入手术室内,身穿铅衣的李振并主任娴熟地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局麻、穿刺、置入导管鞘、上导管......在X线透视下,顺利开始全脑血管造影术。

  

  

  

  弓上造影、超选到颈内动脉、椎动脉......在数字减影技术下,注入显影剂后,导管经患者右侧股动脉在体内推进,由于股动脉离脑血管距离较远,中间“路程复杂”,对施术医生的要求非常之高。

  

  

  

  同时,手术台前的液晶显示仪屏幕上清晰地现显出导管的路径,在李主任的操作下准确到达指定检查部位,各条血管的“庐山真面目”清晰可见。
 

  病变血管一目了然
 

  45岁的朱姓患者因“多发性腔性脑梗塞”头晕不明,接受了全脑血管造影术,术中显示他的颅内椎动脉血管痉挛(红圈内为病变部位)。据李主任介绍,以前像脑梗塞等脑血管疾病只能被定位到脑的功能区域,无法确定责任血管,而实施全脑血管造影术就能精确地找出病变血管,好比揪出了造成脑梗塞的“祸首”,大大提高了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水平。

  

  

  

  之前,另一位61岁的李姓脑出血患者,康复治疗半个月后复查,也接受了全脑血管造影术,术中显示大脑前动脉A1段动脉瘤(不同维度显影,红圈内为动脉瘤瘤体)。像这样的病人,必须进一步进行手术治疗,及早清除动脉瘤,避免因瘤体破裂造成再次出血危及生命。

  

  

  

  在正常情况下,一般的临床医生做一次全脑血管造影术需要2个小时左右,术前准备半小时,术程1小时,再术后观察半小时。李主任总是不到两个小时便能结束手术。手术过程中,李主任会不时地走出手术室,到观察室的电脑屏幕前观察血管变化,并及时进行有效诊断。

  

  目前,李振并主任平均每周安排2-3台手术,其敬业的态度和精湛的技术不仅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称赞和好评,也让前去观摩学习的年轻医生们心生敬仰。

  性命相系怎能懈怠,生命相托不负所望!您的健康,我们的追求,只要被需要,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全体医务人员时刻准备着为每一位患者竭诚服务!

上一篇:头晕、头痛已进入精确诊断和治疗时代

下一篇:象山爵溪敬老院院长赶赴蓝十字看望“浙江好人”郑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