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小姐是一位长相清秀,声音甜美的女子。刚刚步入中年的她,开始需要面对工作、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压力。一年多前,右侧眼睑不听使唤地痉挛跳动,把邵小姐吓了一跳。她起初以为是生活压力太大,放松放松就会好的——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大大出乎意料……
短短一年 整张右脸都开始“跳”
在很多苦情戏里,情到浓时,演员脸部肌肉的抽搐和抖动,将激动、愤怒、悲伤演绎得入木三分。
然而,从没学过表演的邵小姐,从2017年2月起,也开始时常“进入角色”。据她自己回忆,当时右侧脸部的眼睑肌肉时常有抽动感,自己无法控制。由于发作频率不固定,当时她并不觉得有什么大碍。
“我后来查了一些资料,生活压力大会导致情绪紧张,眼睑跳是常见的表现。”邵小姐告诉笔者,她也尝试进行一些放松运动,甚至还口服了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但眼睑不定期痉挛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不久之后,更严重的问题出现了。邵小姐的右侧嘴角和右侧脸颊也开始不自觉抽动,发作起来五官看上去很不协调,这让爱美的邵小姐慌了神。而这种令人难堪的现象,在其情绪激动的时候会明显加剧。
面神经与血管“太亲密”是元凶
忍无可忍之下,邵小姐于去年6月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头部MRI提示:患者右侧面神经上缘与相邻小血管关系密切,左侧面神经未见明显异常。
沈建康教授正分析患者病情
找到了造成面肌痉挛的元凶,医生建议采取手术治疗方案,而相关的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技术难度较大、风险较高,需要主刀医师具备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几经打探,邵小姐终于辗转找到了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沈建康教授。
为慎重起见,邵小姐经过近一周的入院观察和进一步检查后,手术指征得到了明确。
显微镜下分开“肇事者” 问题解决了
据了解,人脸上的神经、血管错综复杂,它们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和工作方式。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其他原因,有些人的血管发生了硬化,或者生长异常,就会变形、越轨,去到不该去的地方,很容易侵略到面神经的“领地”,这样的血管称作“责任血管”。
责任血管触碰到面神经甚至横跨在面神经上时,血管不停搏动,面神经也跟着不断受到刺激。这种血管与面神经的“激情碰撞”,就让面部肌肉“群魔乱舞”起来,这就形成了面肌痉挛。
术中,脑电监测崔丽华主任对患者进行电生理监测
经验丰富的沈建康教授凭借蓝十字脑科医院先进的显微镜设备,对患者成功进行了右侧面神经微血管减压微创手术。沈教授告诉笔者,这个手术目前已比较成熟,也是国际上通用的治疗面肌痉挛较为行之有效的方式。当然,考验的是专业医师的手术经验和技巧,通过显微镜下必须十分精准的找准面神经和责任血管,并且用特殊垫片分开血管和神经。垫片不容易被吸收,也不容易出现移位,植入之后可以一直发挥作用,有效防止复发。
通过先进的显微镜设备,沈建康教授成功完成手术
经过一段时间术后恢复,如今邵小姐又恢复了对右脸的控制。“那段时间真的是害怕又自卑,情绪不好又会加重病情,恶性循环。现在糟心的日子终于过去了。”回归了正常生活的邵小姐感慨道。
正确认识“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会弄得脸上这里跳那里抽,甚是恼人。有数据显示,94%的面肌痉挛是从眼皮跳动开始的。由于俗话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所以一般不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段时间后,如果发展成眼睛睁不开、嘴角抽动、严重的连脖子也不由自主地抽动,直到整个半边的脸都出现问题,这就不是单纯的眼皮跳了。由此可见,面肌痉挛是一种面部跳动范围逐渐扩大、不适感逐渐加重的疾病。
日常生活中,轻微的、偶尔的眼皮跳动非常多见,导致眼皮跳动的原因也很多。
有的仅仅是由于疲劳、睡眠不足或者精神压力过大、食物或药物刺激导致的,这样的眼皮跳往往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 一会儿左边眼皮跳、一会儿右边眼皮跳,跳动部位不确定;
② 跳动频率非常不规律,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
③ 眼皮跳动症状无加重趋势,比较轻微;
④ 跳动范围比较确定,一直局限于眼皮的跳动,不会蔓延到面颊、口角。
这样的眼皮跳,若减少压力、避免刺激、规律作息,大多几天会自行好转。
有的眼皮跳是由于眼睛的炎症或者其他病变导致的,不适感也是一直局限在眼睑周围,没有扩大到面部其他部位的趋势,比如近视、远视、结膜炎、角膜炎等导致的眼皮跳。
而如果是长期的眼皮跳,并且渐渐扩大到嘴角甚至脖子等部位,面部跳动的程度也渐渐加重,有可能是某些面部神经疾病的先兆,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面肌痉挛。
此文章仅作为临床学术研究、学术交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