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简称DSA,即血管造影的影像通过数字化处理,把不需要的组织影像删除掉,只保留血管影像,这种技术叫做数字减影技术,其特点是图像清晰、分辨率高,对观察血管病变、血管狭窄的定位测量、诊断及介入治疗提供了真实的立体图像,为各种介入治疗提供了必备条件。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为了使该专业更好地发展,向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成立了神经介入诊疗科。由李振并等专家领衔,组成了一支微创介入治疗的精英团队,开展DSA血管介入治疗等手术,帮助众多脑病患者重获健康。神经介入诊疗科是在神经外科基础上根据原有优势而成立的特色科室,拥有荷兰飞利浦Allura Uniq FD2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造影机(双C一台,单C两台)。
目前DSA已广泛应用在全身各部位的血管和肿瘤的检查和介入治疗。其他检查手段都是通过间接征象了解血管病变情况,如多普勒、彩超、核磁共振、心电图等检查,在发生梗塞、出血等较明显征象后才能判定血管病变,因诊查结果往往不能肯定,就影响到确诊和治疗。DSA检查不但能清晰明确地了解影像病变,而且在造影过程中就可了解血管内血流、血管壁等情况,全面判断血管结构及功能变化,为确诊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由于DSA图像能够真实再现脑血管的形态、结构、循环时间、狭窄血管的部位、程度,栓子的大小、位置,缺血代偿情况等信息,因此被认为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有了DSA,因血管病变所引起的人体各部位疾病都可诊治;不仅对血管性病变,对非血管性病变引起的疾病同样可以做确诊和介入治疗,如肿瘤等复杂疾病。
神经介入治疗优势:
在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层面,DSA功能上偏治疗多于诊断。相对 MR、CT 和超声等影像诊断类设备,DSA 和医生的互动(治疗)时间更长,优势更明显。
1、创伤小,可通过腹股沟区2-3mm的穿刺点完成治疗;
2、有效的避免了外科开颅手术带来的并发症;
3、操作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愈合时间缩短;
4、极大的拓展了神经血管疾病的治疗范围,使很多常规外科手术难以治疗的疾病可得到很好的治疗。
5、相对预后良好、并发症少。
神经介入治疗特色技术:
一、出血性脑-脊髓血管病的治疗(包括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脑硬膜动静瘘、颈动脉海绵窦瘘、脊髓血管畸形等)。
脑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血管栓塞术主要应用于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如对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栓塞、硬脑膜动静脉瘘栓塞、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栓塞、头颈部高血运肿瘤的栓塞等。
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包括脑梗死、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视网膜中央动脉或静脉血栓、脑动脉狭窄等)。
1.血管内动脉溶栓术
血管内溶栓有区域性动脉内溶栓、早期超选择动脉内接触性溶栓和静脉窦接触性溶栓。区域性动脉内溶栓适用于颅内大血管栓塞和血栓形成,如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内。早期超选择动脉内接触性溶栓适用于颈内动脉以上的各分支大小血管的闭塞和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
血管内溶栓及机械取栓
2.动脉血管成形术
针对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狭窄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和血管内支架植入成形术已经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及椎基底动脉狭窄十分重要的手段,所用支架可分为球囊扩张式支架和自膨式支架。
支架植入
三、脑-脊髓脊柱肿瘤的治疗(动脉内超选择性化疗、术前栓塞)。
1.血管内药物灌注术
血管内药物灌注目前在颅内主要是应用于脑恶性胶质瘤和颅内转移瘤的超选择性化疗。
2.术前栓塞
主要针对于脑膜瘤这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由于该处血液供应丰富,手术风险很大。介入栓塞技术可将肿瘤内的血管网和主要供血动脉闭塞,这样手术可以减少出血,降低手术风险。
适应症:
1.自发性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检查及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
2.TIA、脑梗死、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因诊断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
3.急性脑梗死的动脉血管内药物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
4.头面部肿瘤(如:脑膜瘤等)术前血管内介入栓塞,为外科手术切除创造良好条件;
5.颅脑恶性肿瘤术后选择性化疗;
6.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治疗后复查;
7.脊髓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禁忌症:
1.对碘过敏者(需经过脱敏治疗后进行,或不使用含碘的造影剂);
2.有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患者;
3.有严重心、肝或肾功能不全者;
4.严重高血压,舒张压大于110mmHg者;
5.发热、急性炎症期患者,全身感染及败血症患者;
6.甲状腺机能亢进及糖尿病未控制者;
7.脑疝晚期,脑干功能衰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