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古代,华夏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而对于中国民俗来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拜月或祭月的风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月饼也就逐渐成为中秋佳节的重要标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至今家喻户晓,源远流长。
目前,市面上的传统月饼内馅多采用植物性原料种子,如核桃仁、杏仁、芝麻仁、瓜子、山楂、莲蓉、红小豆、枣泥等,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植物性的种子含不饱和脂肪酸高,以油酸、亚油酸居多,对软化血管防止动脉硬化有益;含矿物质,有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儿童锌缺乏、缺铁贫血;莲子、红小豆、芝麻含钾很高,具有营养心肌、调节血压的功效。
月饼虽好,但作为一种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品,被戏称为“三高”食品。
南京某媒体曾专门从市面上选购了多款不同类型的月饼,请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对月饼糖分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显示:一款大家普遍认为“不甜”的咸辣口味广式香辣牛肉月饼,每100克含糖量高达36.69克。如果用家用勺子来称量的话,至少是3勺糖的分量。此外,较受市场欢迎的双黄莲蓉和红豆沙等蓉沙馅料月饼,总糖含量也普遍偏高,分别位居第二,第三。
▲ 新闻报道截图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成年人每日的糖摄入量不能超过50克,较好是控制在25克以下。一些含糖量较高的月饼,一天吃一块,就可能超标。
除了被诟病含糖量高外,近年来,诸如“50克蛋黄月饼油脂含量相当于25串烤串”、“吃1个月饼等于喝3勺油”等醒目标题,也时常见诸报端。
射向“三高”人群的“糖衣炮弹”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脑血管病(卒中筛查)专病门诊专家李振并主任介绍,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高脂、高糖的摄入,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月饼内馅中虽然有莲子、核桃、枣泥等具保健功能的食材,但由于加工过程中添加了大量的糖和油,造成人体过多摄入会迅速使血糖、血脂升高。
长期的血糖过高,一方面使得血液粘稠度增加,损伤血管内膜,促使血脂在管壁沉积、血液中血小板等成分聚集,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另一方面会促进内分泌失调。久而久之,形成血管硬化、闭塞,引起高血压,甚至脑梗死的发生。
李振并主任提醒,随着大家对健康饮食越来越重视,月饼厂商开始推出“低糖”、“无糖”月饼来迎合大众的需求,但大家可以仔细地对照一下此类月饼的配料表,即便没有直接出现蔗糖的成分,往往会有木糖醇或其他种类的甜味剂。虽然目前对于此类“代糖”产品的危害性各方莫衷一是,但月饼本身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进入人体后还是能转化为高热量,对于“三高人群”来说,仍然要警惕“糖衣炮弹”。
“浅尝辄止”为佳 可以看出,月饼虽然美味可口,但如果食用不当,会影响健康。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李振并主任提醒,吃月饼应注意以下几点:1.吃得适量。月饼虽好吃,但不能“馋嘴”。因为月饼中含有较多的油脂、蔗糖和配料,其热量非常高,千万不能把月饼当饭吃。建议成年人一天食用不超过1/2个月饼,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和小孩等食用量应减半,以一天不超过1/4个月饼为宜。
2.吃的时间要得当。因为大部分月饼比较甜腻,如果早晨空腹吃月饼会刺激胃酸分泌引起反酸。因此,吃月饼较好在两餐之间、半空腹状态下食用为宜。不仅早晨不适宜吃月饼,晚上睡前吃含高胆固醇的蛋黄月饼也不合适,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更应引起注意,防止意外发生。
3.搭配茶饮。知名诗人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怡”。可月饼吃多了难免会腻,所以古人便想了一个办法,月饼配香茗。这样不仅能消食解腻,茶汤中的茶多酚已被论证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抑菌抑酶等多种生理活性。另外,也可搭配酸味水果,比如橙子、柚子、奇异果、山楂等,不仅可以缓解油腻的感觉,还可以起到促进消化、解油腻的作用,是健康的食品搭配。
最后,李振并主任友情提醒,如果平时血糖控制不佳或重度肥胖者,尽量还是不要吃月饼了。
吃啥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大家齐聚一堂、开开心心,
幸福其实就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