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简称“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该病以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的运动症状和睡眠障碍、嗅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认知和精神障碍等非运动症状的临床表现为显著特征。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7%。未来,我国帕金森病患病人数将从2005年的199万人上升到2030年的500万人,几乎占到全球帕金森病患病人数的一半。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学术副院长兼神经外科6A病区主任于耀宇表示,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随着疾病的进展,其运动和非运动症状会逐渐加重,一方面会损害患者本身的日常活动,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和医疗负担。临床上,多数患者的病程可达到十年以上甚至更久,故而该病一经明确诊断,即需接受长期治疗。
根据《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针对帕金森病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应采取全面综合治疗(integrated therapy)。其治疗方法和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心理干预、照料护理等。
其中,药物治疗是首选,且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治疗则是药物治疗不佳时的一种有效补充手段,指南明确指出,手术对帕金森病肢体震颤和(或)肌强直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不同程度降低这两大常见运动症状对“帕友”的困扰,改善其生活质量,甚至回归正常工作生活。
不规律用药 “蜜月期”可能提前结束
于耀宇主任坦言,随着我国帕金森病规范化治疗的不断推进,对于依从性良好的“帕友”,大多能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但也有相当部分的“帕友”,往往由于不遵医嘱、用药不规范等,导致症状迅速加重,甚至早早出现并发症,进而加大了后期治疗难度。
于主任表示,帕金森病药物治疗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细水长流,不求全效。按照《帕金森病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中的表述,即应坚持“剂量滴定”以避免产生药物急性不良反应,力求实现“尽可能以小剂量达到满意临床效果”的用药原则,避免或降低运动并发症尤其是异动症的发生率。但现实中,一些帕金森患者不仅未遵医嘱定期复诊,甚至存在擅自调药、增减剂量和服药次数的情况。不仅可能影响药物疗效,还会诱发或加重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引起严重后果。
▲ “细水长流,不求全效”是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的原则
“最常见的是患者病情迅速进展,药物‘蜜月期’提前结束。”于耀宇主任解释道,通过合理用药,大多数帕金森病早中期患者可有效改善和控制症状,维持工作和生活能力——这一阶段,也常被形容为“蜜月期”。
“蜜月期”的长短,与患者发病年龄、疾病进程、用药情况等密切相关,可长达5年甚至更久。但当患者不遵医嘱用药甚至擅自停药时,“蜜月期”将大幅缩短,并可因药物副作用而出现异动症等难以处理的并发症。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部分帕金森病患者在突然停药后会出现恶性撤药综合征,这是继发于帕金森病药物快速撤药后,机体出现一系列危及生命的特征性反应,如意识改变、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是一种潜在的致命疾病。若不及时救治,可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蜜月期”后应尽早评估DBS手术治疗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明确,帕金森病早期对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即药物“蜜月期”),但随着疾病进展,药物疗效明显减退,或并发严重的症状波动或异动症,这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主要有核磁立体定向神经核团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其中,DBS手术因其相对无创、安全,可双侧和可调控等优点,成为目前主要的外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
虽然DBS手术具有诸多优点,但仍然有严格的手术适应症。术后,患者仍需遵医嘱规范应用药物治疗,从而控制和改善症状、减少症状波动、减轻药物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于耀宇主任提醒,对广大帕金森病患者来说,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为关键,应选择具备早期筛查、诊断、治疗、手术、康复等实现帕金森病全流程管理的专业医疗机构,以达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如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医院。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