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头晕目眩,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颈椎病、梅尼埃病、后循环缺血等。但是,不少时候,这都源于“耳石症”。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学术副院长、4A脑血管病一科主任席刚明教授表示,耳石症是眩晕最常见的病因,约占眩晕的 1/3。专家提醒,耳石症是一种高发而不被人知晓的眩晕症。发生眩晕别乱治,要尽早就诊排查治疗。
▲ 席刚明教授在讲解耳石症
耳石症是什么?耳朵里真的有石头吗?
席刚明教授介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是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在我们耳朵的内耳端,有两个膜性小囊,分别为椭圆囊和球囊,在这两个膜性小囊内装有可以感受重心变化的碳酸盐结晶,形状似石头,医学上称之为“耳石”。
正常情况下耳石是粘附在椭圆囊和球囊里面的,但在外伤、剧烈运动过后、老年性退行性变、耳部疾病等情况下,都可能导致耳石脱离原来的位置,进入与它相连的三个彼此垂直的“C”形半规管里。耳石脱落后进入半规管里的淋巴液内,刺激了平衡感受器,诱发平衡失调,从而表现为天旋地、眼震、恶心呕吐等。
席刚明教授指出,耳石症的临床症状特点有3个字:“短、动、床”。短:眩晕发作时间短暂,一般持续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动:眩晕发作与头位变动有关;比如躺下左转、右转、起床、躺下、抬头或低头时发作。平躺不动或坐立不动时不发作。床:大部分患者眩晕发作一般与床有关,在床上起床、躺下、或左右翻身转时发作。若出现了上述这些症状和情况,要警惕耳石症可能,及时到医院就诊。
哪些人易得“耳石症”?
1. 40岁以上的人。耳石症的发病高峰年龄一般在40~60岁之间,这可能与该年龄段人群前庭慢性缺血有关。另外,年龄大会导致内耳局部结构发生老化或退化,耳石就容易从原来的位置上掉下来。
2. 压力大、体质弱的人。长期处于压力之下、睡眠不好、过度疲劳等不良生活状态,可能会造成内耳小动脉发生痉挛、缺血等情况,从而导致耳石症发生。
3. 低头玩手机、用电脑,长期处于不良头位姿势,也会加重内耳血管痉挛、细胞缺血,使耳石更易脱落而致病。
4. 骨质疏松患者。骨质疏松只是耳石脱落的一种诱因,由于耳石内含碳酸钙结晶,如果发生骨质疏松,局部结构的变化会增加耳石症的风险。体质较弱的女性也属于高危人群,女性患耳石症多于男性(比例接近1.6~2:1)。
5. 有偏头痛的人。26%的耳石症患者为偏头痛患者。前庭性偏头痛,是耳石症的一种临床现象,常与耳石症导致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同时发生。
6. 有外伤或手术影响的人。外力撞了耳部、耳朵做了手术、在乘车时因为汽车突然加速或减速导致颈部损伤,这些都会引起耳石脱落,从而导致耳石症。
7. 患前庭神经炎的人。病毒感染造成的前庭神经炎常伴发耳石症,在前庭耳石器发生水肿时,也会出现“小晶体”脱落。一般前庭神经炎发作一年内,患者都可能发生耳石症。
此外,还有很多人在补牙时,由于使用电钻打孔,磨钻抛光,因振动,常常使耳石膜上的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使淋巴液流动紊乱,引发眩晕。
▲ 席刚明教授在讲解耳石症
男子饱受眩晕困扰,竟是“耳石症”作祟
四川八旬的王大爷精神矍铄、身体硬朗,退休后热爱旅游,走遍了祖国大好河山。但是就在去年准备出国旅游时候,突发头昏走路不稳,旅游计划只能搁浅。到医院就诊查出二型糖尿病,及脑供血不足、轻微脑梗,经治疗好转后出院。
今年,雄心勃勃的王大爷准备再次走出国门,但是不曾想身体再次抱恙,三月份突然出现体位改变时眩晕。“经常睡觉时候发作,睡下去,起来时候,天旋地转,特别是夜里起夜时候非常痛苦!”遂前往成都、北京等多家医院就诊,有的考虑与颈椎病、脑缺血、脑梗后遗症、糖尿病有关,有的不能明确诊断。后经过中医按摩等系列治疗,收效甚微。直到今年五月份最终确诊耳石症,但是经过四次人工复位后,没有明显改观,还是反复眩晕,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 席刚明教授在问诊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王大爷求医无门的时候,他了解到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治疗耳石症独具特色,于是他带着一丝希望来到医院,找到席刚明教授。
席刚明教授经过详细问诊、查体后,考虑耳石症。之后,经眩晕治疗仪诊断为左后半规管耳石症,当即在复位椅上予以复位治疗,短短几分钟,治疗结束。王大爷惊喜地发现自己躺下、起来不头晕了,走起路来也很自在。最后,席刚明教授叮嘱王大爷,耳石复位后两天内睡觉要向右侧躺着睡,垫高两个枕头,不要看电视、看手机。
▲ 为患者检查治疗
席刚明教授介绍,王大爷的病情并不复杂,属于典型的耳石症症状表现,但该患者的治疗过程本身比较有代表性,许多患者都有类似的情况,突发头晕,无明确病因,误诊为颈椎病等,然后以此治疗。但因耳石症本身属于反复发作的疾病,且每次发作的时间都很短,所以有时按照颈椎病治疗,随着发作时间过去患者头晕减轻,就会误认为颈椎病治疗有效。若再次头晕,还是按照颈椎病治疗,反反复复一直治疗不彻底,这种经历代表了多少患者的就医历程。
椅子上“转一转”,轻松摆脱耳石症
对于确诊耳石症的患者,首选方法是耳石复位治疗。耳石复位治疗又分为人工手法复位和仪器复位治疗。人工手法复位属于传统的耳石复位,是通过人工操作改变患者头部位置,让脱落的耳石重新回到原来的地方,达到治疗目的。但有明显局限性,比如对于患有颈腰椎疾病、体型肥胖、高龄等患者,人工手法复位体位改变受限,从而影响复位疗效,甚至根本无法进行。
目前全自动眩晕诊疗系统除了能对耳石症进行精准定位及复位治疗外,还能用于评估半规管、前庭耳石器、前庭中枢及大脑皮层的功能。
眩晕症诊疗系统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将患者固定在治疗座椅上后,通过旋转轴实行精准旋转,运用红外眼震系统将患者的眼震实时记录下来,精确定位病变半规管,实现多方位滚转复位治疗,全程实时动态检测,诊断和治疗准确、安全。诊断和复位时可由座椅带动全身整体转动,避免了对患者的颈部及腰部造成刺激,有效弥补了人工手法复位的缺陷,相比传统手法,患者体位变动更充分,甚至可以实施一些传统手法复位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复位方法。
文章部分来源:上观新闻、中国妇女报、生命日报、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武汉市第一医院等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如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医院。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