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躁“桑拿天” 赶紧测测你的“路怒”倾向……

2018-05-21 来源: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最近,发生在上海延安路高架上的男女“混合双打”火了,虽然当事人受到了应有的处罚,但作为事件元凶的“路怒症”,却不会就此作罢。随着炎炎酷暑的到来,如何远离“路怒”,将成为司机朋友们的必修课。

  恶名在外 被收入牛津大辞典

  路怒症,顾名思义就是带着愤怒去开车。指汽车或其他机动车的驾驶人员有攻击性或愤怒的行为。此类行为可能包括:粗鄙的手势、言语侮辱、故意用不安全或威胁安全的方式驾驶车辆,或实施威胁。这个说法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产生于美国。

  此后,“路怒”(road rage)一词还被专门收入了新版牛津词语大辞典,用以形容在交通阻塞情况下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

  随着中国汽车数量增多,这一问题也受到国内越来越多专家的关注。中科院《城市拥堵与司机驾驶焦虑调研》显示,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随机选取的900名司机中,35%的司机称自己属于“路怒族”。

  从“双打”到“捅人” 路怒凶险无底线

  今年5月7日11时10分许,上海警方接报警称,延安路高架有两辆小客车停于道路中间,随车人员(两男两女共4人)互相扭打。经查,这是一起“路怒”引发的交通违法事件,警方对相关违法人员依法采取行政拘留、行政罚款等处罚。

  新闻报道截图

  无独有偶,近日《扬子晚报》报道了一起更可怕的事件。5月12日晚9时许,扬州高邮市开发区一浴室附近发生一起故意伤害事件。据接警民警介绍,嫌疑人李某与路人会车时发生口角,后李某到暂住地拿来一把水果刀,将受害人王某捅伤。目前,嫌疑人李某已移交至该市开发区派出所进一步审查。

  “路怒”原因五花八门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到,路怒症无疑是害人害己。一项关于“路怒症”的权威调查结果显示:

  “路怒症”是汽车时代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从心理学研究看,产生攻击性驾驶的原因可谓五花八门。一个关键原因是开车人有一种不正确的期望,他们下意识里认为可以完全按照自己设定的方式和时间从甲地开到乙地,没有任何意外事项应该阻挡他。

  美研究表明:“路怒”与大脑前额叶关系密切

  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做过与“路怒症”相关的研究则指出,“路怒症”由“间歇性爆发性精神障碍”引起。“间歇性爆发性精神障碍”的特征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没有安全感,这类人需要被人喜欢和接纳,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他们习惯夸大日常生活中的潜在危险,受到外界刺激时,情绪会失控,甚至会有变态的暴力行为。这表明他们大脑的前额叶功能受损或不全。

  脑科博士解析前额叶功能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专家解释道,人脑前额叶指大脑额叶的前部区域,运动皮层和运动前区皮层的前方。前额叶区域涉及规划复杂的认知行为、个性表达、决策和调节社会行为等复杂的认知功能。该区域功能受损可造成人格改变和行为异常,如出现自控能力差、坐立不安、情感淡漠或抑郁等。

  对于轻度的前额叶受损,可至神经内科或是精神科诊断治疗,必要时服用抗精神药物。康复过程中,可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增强受累神经微循环血供以养神经、调节神经,预防受累神经继发缺血性变性,导致更严重的器质性病变。

  以下选项,供大家简单测试是否有“路怒症”倾向: 危险驾驶,包括突然加速或刹车,跟车过近;

  强行切入别人的车道,或者故意拦挡别人进入自己的车道;

  过分地鸣喇叭或打闪灯;

  在高速公路飙车吓唬别人;

  做粗野姿势,例如向别人竖中指;

  破口大骂或威胁恐吓;故意撞车;

  下车挑衅别的司机,包括用物品打到其他车辆的车身;

  开着车投掷物品袭击其他车;

  吐口水。

  五招防路怒 出行更文明

  无论是否是“路怒一族”,面对美好的明天,都应该掌握一些自我调节和情绪控制的方法,适时寻求一些专业人士的帮助:

  1.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驾车途中心情烦躁时,可以打开窗户或放些音乐,转移一下注意力,堵车时还可以做些头部、颈部的按摩或舒展动作,以缓解疲劳,松弛神经。

  2.避免情绪化。

  驾车者可通过参加体育锻炼等释放情绪。

  3.要学会换位思考。

  看到别人开车乱并线,可以理解成“他是有急事,而不是故意挑衅”。

  4.注意开窗休息。

  驾车途中心烦气躁,可开窗让新鲜空气进入车厢。若仍然不能缓解,可将车停在路边稍事休息。

  5.及时就医。

  对于情况严重且自我调节效果很差的,建议前往医院接受专业医生的心理治疗。

  最后,作为一名十年驾龄的老司机,笔者建议,与其有时间在马路上怄气充当“社会人”,还不如回家看两集小猪佩奇解解闷。

上一篇:婴儿突然脑出血 只因妈妈月子里没吃够它……

下一篇:头痛变失聪 53岁阿姨被检查结果吓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