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服务 | “病魔无情,人间有爱,千言万语道不尽我们心中的感激……”

2020-11-27 来源: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近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内科3A病区接连收到了同一患者的三封感谢信,原来是51床患者顾女士的丈夫宋先生亲手将自己写的三封感谢信小心翼翼地打印出来,分别送给了戴秀珍主任、汪婷如护士长和许新杰护工。


▲ 家属先后送来三封感谢信

  初次看到这三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还以为是宋先生在网上摘抄的的美文,因为每一篇不仅感情真挚、文字优美、排比赞美更是跌宕起伏,把医护人员爱岗敬业与奉献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

  经了解,原来宋先生是一名初中数学老师,但他却热衷文学创作,已经写完了一本小说,还有一本小说正在创作中,因此,才有了这三封饱含文采的感谢信,每字、每句、每段、每篇,无不融入了病患家属真情实感与感激之情。

  事件回顾:多次脑梗病情严重,选择医院成为关键

  “老伴今年已经74岁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10年之久,而两者是诱发脑梗的危险因素,因此特别注意,每年她都会定期体检和进行颈动脉斑块筛查,去年10月体检各项指标还算正常,但当2020年春节前夕疫情来袭,之后就很少出门,动的就更少了,没想到脑梗会来的如此快……”,患者丈夫宋先生回忆道。

  今年7月11日,顾女士和几个好姐妹相约一起吃火锅,在吃火锅的时候多次出现筷子从手中滑落的情况,随后还出现头晕、四肢无力等症状,这是她第一次突发脑梗,当时因为送当地医院救治及时,没有留下后遗症,之后便回家休养了。


▲ 患者多发性脑梗,且肺部感染严重

  7月23日,顾女士再次突发脑梗,这次就没那么幸运,其左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严重闭塞,高达75%以上,随后在救治医院进行了脑血管造影+左颈动脉CTO病变血管成形术。不久,顾女士病情再次加重,其头部CT提示:脑室扩张,又于8月14日全麻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之后又因肺部感染较重,咳痰较多、呼吸困难,于8月18日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

  经过多次手术救治的顾女士,现在满身插管,不是气切管、胃管、尿管,就是输液管……整个人看起来非常虚弱,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的宋先生,更是着急。看着病情不断加重的老伴,当务之急是要给她重新找一家更专业的脑病专科医院,在治疗的同时,还能进行康复训练。随后,宋先生和女儿实地考察了三四家医院,最后他们将目光锁定了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并于9月7日就诊于蓝十字,收治于功能神经内科3A病区。

  仁心仁术的戴主任,坚定了患者家属的选择

  “……当我来到蓝十字脑科医院时,戴主任亲自接待我们,还不厌其烦给我们介绍贵院的情况,她对神经内科渊博的知识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还亲自带我们去医院病房和康复科等实地参观,我和女儿当场就改变了主意,决定来贵院进一步治疗……”患者丈夫宋先生表示,当初之所以会选择蓝十字医院,除了因为蓝十字是一家脑病专科医院,环境好,医疗设备先进外,最重要的是因为医院有像戴秀珍主任这样仁心仁术的好医生。

  据戴秀珍主任回忆,顾女士当时来医院病情还是比较严重的,因其是多发性脑梗,且已经发生过两次脑梗,又有10年的高血压和糖尿病史,因此必须严格监测和控制其血压和血糖,并予以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微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的药物治疗,以防范其再次突发脑梗。


▲ 戴主任与科室医生,分析讨论顾女士病情(左一)

  当时患者除了肺部感染严重外,还出现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及严重的抑郁症,戴主任都一一制定了对应的治疗方案;由于严重的情绪问题起初患者不配合治疗,戴主任一边积极安抚患者情绪,一边调整其治疗药物,其才慢慢开始配合治疗。并及时会诊和安排康复技师针对患者四肢无力、肌张力过高等症状予以康复治疗。

  在医护人员2个多月的专业医治和精心护理下,顾女士病情逐渐好转,其肺部感染明显好转,气切管已经顺利封好,胃管、尿管也已拔掉;整个人开朗不少,可以简单言语,并与家人和医护人员简单对话;其四肢肌张力明显降低,肢体肌力有所恢复,但仍在恢复中。目前,顾女士已经从监护病房转到了普通病房。


▲ 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已转入普通病房

  顾女士恢复得一天比一天好,宋先生感激万分:“能遇到戴主任,并在蓝十字治疗,这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说明当初我们的选择是对的。戴主任不仅医术精湛,对患者更是认真负责,总是牵挂着患者,经常查房,为患者宽心;还常常在病区进行科普讲座,教大家控制血压和预防脑中风的方法,真是一位难得的好医生、好主任。”


▲ 在病区科普讲座的戴主任

  热心又仁爱的护士,传播爱心与温馨

  “老伴身体能够恢复得如此快,除了戴主任和管床医生的精心医治,也离不开监护室里那些热心又仁爱的护士们,她们总是无私付出,用实际行动传播着爱心与温馨,真的很辛苦”,宋先生一边称赞,一边为护士们竖起了大拇指。

  对此,护士长汪婷如介绍说,由于监护室里的患者都比较特殊,以老年人居多,且基本都是长期昏睡、智能减退,并伴有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言语障碍、认知障碍的患者,他们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进行沟通。因此,这就对护士们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大家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技能,从换药插管到并发症的护理,从鼻饲、吸痰、留置导尿到口腔护理、伤口换药、病情观察等基础技能;还要对患者有爱心和同情心,关心和安慰他们,并给予他们必要的心理疏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到患者。


▲ 总是奔忙于病房与护士台的护士们

  正因为目睹了护士们无私付出与兢兢业业,宋先生才会用文字描述出如此真实又感人的画面:

  “……要服侍这些老人——几乎都是九十几岁耄耋之人、昏迷不醒、嗜睡偶醒的患者,每天几乎都是在发药、打针、喂药、测血糖、换纱布、涂酒精、洁伤口、送血样、查针管、灌辅食、录便数、计尿量等等,做不完的事情。一个接一个,接二连三,十几个病床,患者几乎不会说话,也不与护士交流,如果她们没有一点爱心,面对这些毫无反应的老人,上班看到的只是衰老、单薄、朽迈、虚弱、苍白、瘦软,她们会是什么心情?如果她们没有一点仁爱之心,她们一整天还会有一张笑脸吗?

  但是我们看到的是她们热情奔放、朝气蓬勃、生龙活虎、生机勃勃、精神振奋,充满正气的活力和青春。她们对每个患者是那样的积极、主动、热心、亲昵、殷勤、和蔼及热忱……”

  耐心又用心的护工,给家属安慰与温暖


▲ 像亲人一样照顾患者,经常与家属视频沟通

  尊敬的蓝十字脑科医院护工的领导:

  我是3A 51床顾XX的家属,自9月7日入院住进监护病房,除了护士的精心护理外,最使人感动的是两位护工,一位叫商晓宏另一位叫许新杰,她们工作之辛苦,干活之肮脏,时间之漫长,护理之精细,都是空前绝后的。

  从端盆倒尿到盛水碎药,从抹桌卫生到清洗食具,从盖被翻身到搬送离室,从擦身换垫到更衣充气,从擦身洗脚到定期洗头,从鸡鸣凌晨到三更子夜,从巾纸有无到尿垫剩几,事无巨细样样都得注意,件件需得操心,还要与我们家属即刻联系和及时沟通。

  睡在监护病房里的人是我们的亲人,是丈夫、妻子、是母亲、父亲、是放不下的家人,是弃不掉的血缘,更是难以割舍的亲情,可是和她们没有一丝一毫的关联,但是她们却像是自己的亲人那样,不愠不恼,默默无闻、和颜悦色、悉心照料、毫无怨言。

  尤其是许新杰同志,她虽然年轻,但是长期的辛勤工作和睡眠不足,她的两眼无神,脸颊缺色,腿脚浮肿,在她的身上已经没有青春的气息,她还是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位,做到极致。她经常打电话与家属联系报告情况和通知所缺物品,经常用自己的手机和家属视频,以便我们家属更好了解亲人的病况。

  病魔无情,人间有爱。千言万语道不尽我们心中的感激。贵院的护理人员以熟练的专业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对我们的亲人的病情给予了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在她们数以计日精心的护理下,我的家人体征正常,平安稳定,让我和其他家属的悬心有了莫大的安慰和无比的温暖,我们深深为此感动。在此,我谨代表我的家人再次感谢贵院的护理人员和领导,请接受我们最诚挚的谢意!

此致敬礼!

3A 51床顾XX 家属:宋X

2020-10-28

  细心的宋先生,还特地给默默耕耘在工作岗位的护工们送来了一封发自肺腑的感谢信,是护工们对患者耐心又用心的护理,给病患家属安慰与温暖,才让他们在疫情这个特殊时期把患者放心地交给医院,交给医护人员,才谱写了这首医患和谐感人的奏鸣曲。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美,无处不在;美,就在身边。

上一篇:聚能量,再起航 | 2020年度护士长年终述职报告会顺利召开

下一篇:在这里,87岁多发性腔梗老妈变得 “容光焕发” ——守护好这些特殊的病患,需要优秀的护理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