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国庆节、中秋节双节来临之际,
向所有医务工作者致敬!
18年前,45岁的龚楚(化名)因脑出血瞳孔放大、血压为零,没有呼吸,几无生命体征......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侯増欣主任,当时,侯主任克服难以想像的“压力”连夜为他实施手术,让他“死里逃生”。18年来,这段医患情缘一直延续至今。在这一家人心中,侯増欣主任是救命恩人、更是亲人......
一次迟到18年的探望
“侯主任,盼了十多年了,终于把你盼来了!”2020年9月24日,临近国庆节、中秋节双节来临之际,62岁的龚楚及其大家族在绍兴某村的家中迎来了专程探望他们的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6A 神经外科主任侯増欣。
该村是拥有3000多人口的大村子。这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民风淳朴。龚楚所在的家族也是个大家庭,家中六兄弟,还有许多旁系的亲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时任该村村支书的龚楚带领全村人搞活经济,兴办工厂,着实为村里办了不少好事。
▲ 一到村子,村民们就来健康信息服务
而今农历八月初八,离双节正好一周,连日阴雨天气转晴,秋风习习、秋阳当好。一见面,一大家子纷纷上来,把侯主任团团围住,像久未见面的亲人般寒暄问暖。
“侯主任大家都等着您呢!”“侯主任,您喝茶,吃水果!”......
其实,一听闻侯増欣主任要来,龚楚家及所在村子便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有的提前几天开始准备接待游玩计划,有的早早备好水果,有的当天专程从县城赶回......
从上海到该村路程约200公里,距离说短不短、说近不近,但这场探望却迟了18年。“他们一家好几年前就邀请我来,说你一定要来我们这看看,我一直没能抽出时间,实在是盛情难却,这次终于成行了”。侯増欣主任难掩高兴。
寒暄过后,侯増欣主任始终不忘自己的老本行,接连为闻讯而来的龚家人及村名检查并询问他们的健康状况。
18年前那惊心动魄的一夜
再见到龚楚时,“18年啦。你现在挺好呀。”侯増欣主任也像见到老弟一样问候。
龚楚也格外激动,高兴得合不拢嘴来,紧紧握住侯主任的手,连声说:“我的命是你给的,欢迎欢迎啊!”坐在轮椅上的龚楚面色红润,思维清晰。
龚夫人也高兴得不得了,忙前忙后端茶送水。
听说龚楚那个勇于担当的儿子当上了公务员,即将结婚,侯主任十分欣慰,对龚楚说道:“你现在什么也不用着急了,什么也不用操心了吧,就等着抱孙子啦。”
龚楚听完,咧嘴而笑,还邀请侯主任到时一定要参加儿子的婚礼。
▲ 忆起18年前那个夜晚,恍如昨日
一世从医,经手救治的患者无数,开展的手术几千例,说起侯増欣主任与龚家这段特别的缘分,得从18年前那个“惊心动魄”、差点要“生离死别”的夜晚说起——
2003年夏秋的某一天,45岁的龚楚感觉突然头痛,龚楚的妻子就把他送到当地医院救治,急诊查头颅CT,显示小脑出血,给予保守治疗,住院第二天龚楚病情急剧恶化,进入昏迷状态,紧接着自主呼吸停止,血压靠药物维持,瞳孔散大到边,病情极危重。
此时,龚楚一大家子的人都来了,后又紧急从省城大医院请来专家来会诊,又从直辖市某三甲医院请来专家来救治,经几位专家会诊后均放弃了抢救。
可是龚妻子却没有放弃,一定要把丈夫救活。在她的坚持下,龚的亲戚辗转请来了侯增欣主任。当时交通没有现在这么便利,侯主任是坐在货车后车厢上,经过近三个小时的颠簸从上海接到当地医院的。
到医院ICU病房,侯主任一查体看到龚楚已经瞳孔放到最大,对光照无反应,没有呼吸,血压药物难以维持,几无生命体征了。可是,凭借多年从业经验的侯增欣主任,此时非常镇定地在了解、询问其病史和病情后觉得还有一线希望,便立即果断地决定做脑外科手术。
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给坚持要救治的龚妻子时,她却一时懵了,不置可否,最后“全权授权”她当时只有16岁的儿子来做决定。
侯主任把他拉到旁边讲了病情,手术利弊和预后,最终,龚楚16岁的儿子拍板签字,同意侯増欣主任为他父亲实施手术。“爸爸的命交给侯主任,有一线希望都要救,不拼,爸爸的命明天就没有了;拼一下,爸爸还在。”
“他(指儿子)一直拼命地喊,拼命地哭,”龚妻子现在回忆道,“他哭喊着:‘老天,你真的不讲情面,我爸爸都这样了,你还抓住他不放!’”
(虽然当时这孩子还未成年,按照习俗和村里规矩,他已经可以代表家庭做决定了。这么有担当的儿子果然有出息,现在他担任某县领导秘书一职。)
于是,在征得家属同意后,侯主任开始准备做手术了。可是,当地医院负责人听说侯增欣居然要给濒死病人做开颅手术,打电话给侯增欣说,“侯教授啊,这是你主张要动脑外科手术的,你可要想清楚,跟咱们医院没有关系啊!”言下之意不言而喻了。
侯增欣当时可谓顶着各方压力,甚至是顶着自己“身败名裂”的风险,在县卫生局的鼎力支持下,从次日凌晨开始,侯增欣在当地医院马主任的协助下,开始对龚楚行颅脑外科手术。
从清理颅内血肿,到查找出血点,止血,手术争分夺秒,经过三、四个小时的看似静悄悄、实则与死神搏斗、奋战的脑外科手术,病人挺过了手术关,回到重症病房。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侯主任一直守在病房,向马主任分析病人病情,交代重点观察和注意事项,并写下一周的治疗方案,还给马主任留下了电话号码,便于联系沟通,忙碌到中午,侯主任没有吃过一顿饭,没有喝过一口水,更没上过一趟厕所。侯增欣是如此一丝不苟,以致于在外人看来如此漫长的半天,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侯增欣不负生命所托,他已经达到“忘我”的境地。
手术顺利结束后,经过侯增欣主任和当地医生的共同努力,数天后龚楚有了自主呼吸,血压也慢慢的稳定了,但是还没有马上苏醒过来。龚妻子有些不安地询问侯增欣,还能不能醒过来?还要过多久才能醒过来?侯主任凭借丰富的经验,预计半年左右便能苏醒。
18年里医治了家族及同村30余人
后龚楚被送往省城医院进行康复治疗,他面色也开始红润起来,各项生命体征也平稳了。
时间就这样流淌着,龚妻子一直陪伴照顾着,龚楚的亲戚们都轮流来看望;时间到了第二年春天,距手术后已近半年时间,龚妻子还在纳闷着,临近侯增欣预估苏醒时间了,可他看似还是往常一样,没有很大变化,这能应验吗?
就在半年差一天的时候,奇迹出现了,龚楚竟然咳嗽了一声,慢慢地苏醒过来,这令龚妻子大吃一惊,随后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接着便泪流满面,五味杂陈的她无以言表,哽咽地扑在丈夫面前......
消息不胫而走,“这半年差一天居然醒过来的预期太准了,不简单啊!”龚家及所在村民们纷纷打听起是哪位医生治好了龚楚,而且还预期得这么准确,简直不敢相信啊!
次年,龚楚出院后,全家专程到上海感谢侯増欣主任的救命之恩。龚家还送来一面精美的锦旗给侯增欣,上书:华佗在世,救死扶伤,救命之恩,感激不尽!并在自家祠堂里供奉着写有侯增欣姓名的牌位,口口相传侯增欣“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美德。
至今18年过去了,这份和龚楚开始结缘的医患情,已经“传承”至他的整个家族及所在村和亲朋好友。“侯主任不仅救了我们全家,更是拯救了我们大家族的几个家庭呢。”龚妻子说。
现在逢年过节,他们都不忘给侯主任送上问候;家里谁有“疑难杂症”都会找侯主任咨询;谁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看病,也总不忘让其代为问候,并捎上土特产,有自家养的土鸡、鸡蛋,甚至自家种的青菜、芋艿、地瓜等等,满满的都是心意。
渐渐地,侯主任不仅在龚家出了名,整个村子的村民有啥疾病困扰,总会找到龚家,指名要找侯主任看病。至今,慕名前来找侯増欣主任看病的同村人,加上家族里的人共有30多人。
一声祝福 真情永续
现在,龚楚虽然腿脚不方便行走,可是,在妻子和亲戚的搀扶下,每天傍晚还要在所居住村周边走上个把钟头锻炼身体,平时晚上看看电视,日常起居非常正常,吃得香,睡得着,面色红润,皮肤也光滑。
相聚时难别亦难,短暂的相聚,尽管龚家人极力挽留,“至少再多待一天,去周边看一看、玩一玩......”,侯増欣因工作婉言谢绝。“以后家里有什么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现在我认好门了,以后退休了、没事了,就多来看看你们。”侯増欣主任一再叮嘱。
就在临出门时那一刻,“祝~您~健~康~平~安~长~寿。”一字一句,虽然断断续续,但声音却异常清晰、宏亮,龚楚似乎用了全身的力气,向侯增欣主任道别和祝福。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声祝福令人感慨万千
这是龚家对侯増欣主任的祝福,是患者对医生的祝福,更是亲人间的祝福。虽然只有短短的九个字,但当面对自己的救命恩人说出,龚楚已经等了18年。
侯增欣也拉着龚楚的手显得依依不舍,回礼说:“也祝你活到100岁啊!”在场的人闻之无不动容......
这份情谊不因距离而疏远,却因时间流淌而绵绵留长、历久弥新。
“祝您健康平安长寿!”,胜似千言万语,世间美好,大抵如此......
▲ “再见!再见!常来常往啊!”家属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