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信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的领导:
您们好!
今天,我们全家怀着万分感激的心情给您们写这封信,主要是想表达我们全家对医院9楼ICU重症监护室主任医生李鲁萍的感谢。做为一名医生,她时时刻刻都把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用心诊治,用心照顾,用心呵护,她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不辞劳苦,任劳任怨的优秀品质,令我们十分敬佩。
3月30日,我的老父亲***因心脏停止跳动转入该院,经该院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心、脉恢复正常,并转入九楼ICU重症监护室进行护理。他的主治医生是李鲁萍,李医生自己本身患有严重的眼病,本该马上入院进行手术治疗,但她考虑到我父亲病情的严重程度,又是刚刚转入ICU重症监护室,为了让病人安心,家属放心,她推迟了自己的手术时间。我父亲住院期间,李医生每天都早早的来到病房查看病情,和蔼可亲的态度,耐心仔细的询问,很好地安抚了我父亲的情绪,父亲每次见到李医生就像是见到了亲人和大救星。同时,李医生还详细的指导我们家人,怎样科学的来护理病中的父亲。能遇上这样一位全心全意,为病人及家属考虑的好医生,真是我们的万分难得的幸运。
时值疫情期间,我父亲年事已高,身体虚弱,病情又时有反复,李医生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二个多月来,她一次又一次的探视诊疗,一遍又一遍的调整优化治疗方案,在她的精心治疗和呵护下,我父亲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好转。能遇上这样一位认真负责又医术精湛的医生,是我们全家之福。她不愧为白衣天使!在此我代表全家,向贵院全体医护人员表示最衷心的感激和诚挚的敬意。
声声的道谢都无法表达我们对李医生的感谢!这封感谢信也只是略表一下我们对贵院李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的敬佩之意。希望贵院能够接受我们的致谢,也祝愿李鲁萍医生这种“把病人当亲人,急病人之所急、全力救死扶伤”的精神,能够在贵院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最后,我代表全家向贵院和李医生深深地鞠一躬,谢谢您,尊敬的李医生!谢谢您们,尊敬的白衣天使!
感谢人:患者某某某及家人
二0二0年五月二十五日
【编者按语】
这是一封写给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9楼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区ICU李鲁萍医疗团队的“感谢信”。细读这封感谢信,作者及其家属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为什么患者家属及本人会如此感激?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现在,当走进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内科3A病区某病房,戴秀珍主任正与感谢信中提到的病患、88岁高龄的竺志勇(化名)进行对话交流,一谈到他亲身经历过的战役,竺老便来了兴致,两眼光芒闪耀,侃侃而谈。一旁的护工和病友也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发出笑声,感叹竺老恢复得如此精神爽朗,思路清晰。
▲ 戴秀珍主任和逐渐康复的他在对话交流
“这是我第三次住院的。”竺老清晰地记得自己住院的经历,“第一次是在五年前住到莘庄医院,第二次是在2017年来到这里的。”
据竺老的主治医生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内科3A病区主任戴秀珍介绍,原来,竺老自第一次住院后,每年都要来蓝十字住一次医院,由于竺老基础性疾病有14种之多——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心肺功能不全、前列腺肥大,脑梗死等等,所以竺老及其家属慕名选择了蓝十字这家有专家教授和高端硬件设施的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送来时心跳骤停,寿衣都准备好了
竺老的基础性疾病多发于秋冬季节,原本计划今年1月份第三次来蓝十字诊疗,没曾想,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这一拖就拖了三个月。
3月30日下午,“不好了!我父亲心跳声听不见了,脉搏都感觉不到跳动了!”竺老的儿子、女婿及其他家属把他紧急送来就近的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当时送来的时候,患者眼睛已经肿得眯成了一线,”戴秀珍主任回顾道,“心跳、呼吸都已经停止了!”情况十分危急,在征得家属同意后,戴主任带领医护人员为其行心肺复苏抢救。
竺老家属甚至连他的寿衣及后事都已准备就绪了,但是有一线希望就要尽全力抢救。经过再按压、给氧,电击起搏心跳等心肺复苏抢救达一个小时之久,竺老的心跳和呼吸居然恢复了,这令所有在场的人都感到十分惊奇。
此时,病人虽然抢救过来了,戴主任考虑到患者病情危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就马上决定送医院9楼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区ICU,由李鲁萍主任医疗团队进一步治疗。
推迟自己眼疾治疗,视患者如亲人般照料
李鲁萍主任回顾道,“当时,我接到这个病人的时候已经很晚了,我们单号医疗组一起接待了这个特殊的病人。后来一查体,病患年事已高,基础性疾病又多,主要是慢性阻塞性肺炎让他不能呼吸,肺里全是痰,当时他CO2含量高达89,家属又要求不切开气管,我们只能给他插管子救治,一连插了5根管子。”9楼ICU住院患者都是危重病患,当时,他是唯一不被切开气管救治的患者。
竺老的儿子,女婿都来了,家属也是全力配合,他们认为这也是尽一份“孝道”。
正如《感谢信》所讲述的那样,李鲁萍主任自己本身患有严重的眼病,本该马上入院进行手术治疗,但她考虑到竺老病情的严重程度,又是刚刚转入ICU重症监护室,为了让病人安心,家属放心,她推迟了自己的手术时间。竺老住院期间,李医生每天都早早地来到病房查看病情,和蔼可亲的态度,耐心仔细地询问,把病患当亲人般照顾。
李鲁萍主任反复强调,这位危重病人的医疗过程全靠单号医疗组轮流看护和治疗,他们是:主治医师查峰,副主任医师李慎军,助理医师杨金明、董浩杰等;可以说,他们都非常认真负责,而且默默无闻,勇于承担。
经过李鲁萍团队近2个月的精心治疗,光病历记录就有19页正反两面之多,竺老由原来昏迷状态,也开始慢慢苏醒过来,并能坐起来,自己吃饭,意识也清醒了。
期间,戴秀珍主任也不时来看望竺老,竺老的状况慢慢好转,令戴主任感到不负重托、十分欣慰。
4月20日,当家属通过微信视频,看到父亲居然能自己坐起来吃饭了,惊喜万分,马上抽空前来致谢,先后给李鲁萍、戴秀珍主任送上几个大红包就走,李鲁萍、戴秀珍婉拒都不行、喊都喊不回,只好把红包里的现金全部交给住院部,替家属缴纳了住院费。
家属实在是感激不尽,写了感谢信给院办盛赞李鲁萍医疗团队及全院医护人员。
▲ 4月20日,第一次能写字
▲ 4月20日,能自己吃饭
病患逐渐康复,不久将出院
经过9楼ICU李鲁萍医疗团队两个月的精心治疗,5月25日,竺老病情稳定送回功能神经内科3A病区普通病房,戴秀珍医疗团队及护工把他当亲人般精心照顾,竺老面色开始红润起来,说话也越来越清晰了。
“现在,能自己走路了,就是走路时有点气喘。”竺老很坦然地自诉道,“我家就住在附近,5分钟的路程。”
“护工待你怎么样?”问及医院服务时,竺老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说道,“很好!真的很好!不久,等出院以后,我每年都来复诊并来这里住几天,就选蓝十字,别的不选了!”
戴主任总结到,对于基础性疾病较多的老年病患,选择高度负责任的救治医生,规范而优质的护理团队,以及家庭的全力配合,这三方面缺一不可,才可以让这位曾经出身入死、“王成”式的战士(电影《英雄儿女》中,那位用步话机喊出“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主人公叫王成,也是一位通讯连报务员),从开始命悬一线,到现在几乎可以康复出院安享晚年。
值此八一建军节之际,
谨以此文向“最可爱的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