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午,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蓝十字脑科医院(筹)】2025年蓝十字大讲堂第八期继续开讲。本期讲座特邀医院10F重症病区主任、外科重症医学学科带头人朱科明教授,作题为《韦尼克脑病》的专题授课。医院副院长潘耀良出席,全院各临床科室主任及医护骨干等10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参与,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医务科科长朱细海主持活动。

▲ 朱科明教授正在讲课
讲座伊始,朱科明教授对医院提供的学术交流平台表示感谢,并对与会同仁表示欢迎。他结合脑科医院的疾病特点,首先分享了两个典型的韦尼克脑病病例。一例是胰十二指肠术后长期无法正常进食、最终因意识水平下降和精神症状就诊的患者,另一例是长期素食后出现头晕、走路不稳、反应迟钝的老年女性患者。朱教授通过翔实的病例资料,生动阐述了韦尼克脑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思路及治疗要点,特别是通过维生素B1水平检测和诊断性治疗(补充B族维生素后症状迅速改善)最终明确诊断的过程,引发了在场医护人员的深入思考。
在随后的讲座中,朱科明教授对韦尼克脑病进行了系统梳理。他指出,韦尼克脑病并非仅限于长期酗酒者,它是一种由硫胺素(维生素B1)严重缺乏引起的急性、可治性神经系统疾病,典型表现为精神意识障碍、眼肌麻痹和共济失调“三联征”,但临床常不典型,漏诊率极高。朱教授深入讲解了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强调如今在妊娠剧吐、减肥手术、胃肠道肿瘤、长期全胃肠外营养(TPN)而未补充维生素B1等非酒精性患者中,该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
朱教授重点分析了韦尼克脑病的诊断与治疗。诊断需结合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如MRI显示丘脑、乳头体等部位对称性异常信号)以及血维生素B1水平检测,其中“诊断性治疗”至关重要。他特别强调了一个关键治疗原则:对于疑似或高危患者,在静脉输注葡萄糖前,必须优先非肠道(静脉)足量补充维生素B1,否则可能急剧消耗体内本已不足的硫胺素,诱发或加重病情,甚至导致昏迷和不可逆的脑损伤。他还详细介绍了国际上的治疗推荐方案,如欧洲神经学会联合会建议静脉注射维生素B1(200mg,每日三次)等。


▲ 现场互动交流
在互动讨论环节,现场医护人员围绕外周血维生素B1水平与发病的关系、长期酗酒患者的出院后管理、韦尼克脑病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关联等实际问题,与朱科明教授进行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探讨。朱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重症医学经验,给予了详细解答和实用建议,现场交流气氛活跃。
本期“蓝十字大讲堂”内容翔实,紧扣临床实际,有效提升了医护人员对韦尼克脑病这一相对隐匿却后果严重的神经系统急症的识别与诊治能力。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作为医院推进“323学科建设计划(3.0版)”的重要载体,“蓝十字大讲堂”持续为院内专家、骨干搭建分享平台,促进内部学术交流与经验传承,营造浓厚的学习与研究氛围。未来,医院将继续强化学科内涵建设,着力构建学习型、研究型的“学院型医院”,不断提升临床诊疗能力与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